top of page

心物二元論-笛卡兒要談到底心靈跟身體是什麼關係

《心物二元論》哲學探討報告摘要

報告背景本報告由學生郭建宏撰寫,探討笛卡兒的心物二元論,分析其哲學核心與批評,並討論其對西方哲學與科學的影響。

  • 心物二元論概述

笛卡兒主張心靈與身體是截然不同的實體,心靈屬於非物質世界,而身體則是物質世界的一部分。他認為「我思故我在」,即自我存在的基礎是思想,而非物質性的身體。因此,即使身體死亡,靈魂仍可獨立存在,這顛覆了亞里斯多德的哲學觀點。

  • 身心交互作用問題

笛卡兒認為,雖然心靈無形,仍能與身體互動,他提出松果體為心靈與身體的交會點。然而,波西米亞公主伊莉莎白反駁說,非物質的心靈無法影響物質的身體,導致笛卡兒在辯論中無法給出令人信服的解釋,最終承認人類理性尚不足以理解身心交互的機制。

對心物二元論的批判與替代理論

  1. 現象學:胡塞爾與海德格爾認為,心靈與物質有不同的存在方式,不應用物理學的觀點理解心靈。

  2. 副現象論:赫胥黎主張,意識只是物理變化的附屬現象,並不影響行為。

  3. 行為主義:萊爾認為心靈等同於行為,不應視為獨立實體。

  4. 同一論:斯瑪特等人主張心靈即大腦活動,否定心物二元論。

  5. 消除論:部分哲學家認為心靈只是錯覺,應從哲學討論中消除。

  6. 功能主義:普特南認為心靈是功能狀態,可透過不同物理載體實現。

  7. 屬性二元論:查爾莫斯主張物質具有精神屬性,但仍承認物質的統一性。


  • 影響與結論

笛卡兒的哲學促使西方思想從神學轉向科學,影響現代哲學與心理學。他的「心物二元論」雖然遭到諸多挑戰,但仍激發後世對心靈本質與意識問題的深入探討。報告最後以馬克思的名言呼應:「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,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。」對笛卡兒思想的討論至今未歇,證明了其哲學的持久影響力。



最新文章

查看全部

[渡海古美院 藝探報告 ]走藝人生 小丑主題創作探討

引言: 小丑形象在藝術史中經常出現,藝術家們以其特殊的角色進行深度的探討。本文由郭建宏董事長撰寫,將聚焦於當代藝術家對小丑主題的創作,以及小丑形象在藝術中的多樣呈現。 當代藝術家的小丑創作: 郭建宏董事長將注意力聚焦於畢卡索等藝術家,透過小丑形象表現藝術家在藝術追求中的...

Comments


大台北商用不動產開發股份有限公司
24250 新北市新莊區思源路169號12F
TEL:02-66350085
FAX:02-22771676
MAIL:terry@gmcr.com.tw

Copyright 2008 Greater Taipei Commercial Realty Development Co.(GTCR) All Rights Reserved.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