內容轉載自微信公眾號:礪石商業評論
作者:張軍智
編輯:平凡
以2億美元起家創立的台積電,如今已是佔據全球芯片代工60%市場,淨利潤超340億美元,市值最高達7000多億美元的半導體巨無霸。
蘋果、英特爾、AMD、高通、博通、英偉達等等科技巨頭,都需要仰仗台積電的技術和產能,以實現競爭優勢。而在搶占半導體芯片高地就等於佔領科技制高點的當下,歐美日等世界主要經濟體,更是對台積電極力拉攏。台積電也因此成為全球芯片博弈場中,最有話語權的公司。
締造台積電這一偉業的人,正是張忠謀。
在創建台積電之前,張忠謀還曾創造過一系列輝煌的商業戰績:帶領德州儀器擊敗英特爾成為行業第一;開創了半導體代工製造產業;終結了IBM的代工技術霸權;攜手ASML擊垮光刻機霸主佳能與尼康;挫敗了三星主宰芯片產業的圖謀……美國媒體稱他是一位令對手發抖的人。
除了事業上的成功,張忠謀的人生也堪稱卓越。青年時,他讀過哈佛、麻省理工、斯坦福這三所美國最頂尖的大學,41歲時成為美國頂級公司中職位最高的華人,56歲創業又做成台積電,如今已92歲高齡,但在全球芯片產業爭奪戰中,他仍是一言九鼎。
成功者自有其道,張忠謀的成功之道是什麼?在他看來,終身學習、獨立思考、把握方向、靈活管理、正派經營等等,都是其中的關鍵因素。本文梳理了台積電創始人張忠謀的66條商業思考,以幫助讀者探尋其卓越人生與事業背後的秘密。
0 1 人生兩件最重要的事:終身學習和獨立思考
1、經營即學習,科技企業經營者不懂技術是不及格,但自己就真的不是該領域的專家怎麼辦?要先具備足夠的學識,才能有擁有判斷的能力。
2、終身學習有兩個部分,一半是閱讀、一半是聆聽。
3、終身學習不是所謂的“活到老學到老”,而是“有計劃、有系統、有紀律”地閱讀。
4、有計劃是要製定閱讀和學習的計劃,而且,至少應該從半年計劃和一年計劃開始。我在麻省理工時學的是機械專業,連晶體管是什麼都不知道,進入半導體行業之後,制定的第一個計劃就是苦讀跟半導體相關的書,而且之後一生都在延續這個計劃,因為我一直都在半導體行業工作。
5、有系統指的是要有學習的整套系統。做經理人就需要有一整套學習的東西,比如要懂得看財務報表,要懂得股票市場等等,即使這些內容都已經熟悉了,視野也還可以繼續擴大,比如要關心國際形勢、宏觀經濟等。有些世界級企業的CEO就只是CEO,不是世界級的人,但有不少的確是世界級的人物,他們不僅關心公司本業的事,也知道世界經濟,地緣政治,這都是世界級的CEO應該知道的。
6、有紀律指的就是要確定好,自己每天有多少時間用在讀書上。我的建議,不要把太多時間花在應酬上,應該節約下來時間,去閱讀和思考。
7、終身學習的另外一半,是“聆聽”。讀書是從書本上學習,聆听就是從其他人那裡學習。跟朋友聊天,甚至是開會,都能學到很多。而且,聆聽常常使閱讀的效益更大,所謂聽君一席言,勝讀十年書,茅塞頓開,正是如此。
8、每個人都很需要“聽”,但是“聽”又是“太被忽略的藝術”,絕大部分人不善於聽,假如他們真的能聽會更了不起。若一個人常常打斷你,你就知道這個人大概不會聽了,也沒耐性,這種人往往很聰明,因為他以為已經知道你會說什麼了,尤其碰到我這種人,講話比較慢,就常常被打斷。很聰明的人常常打斷我,幫我講完了,可是他90%是猜錯了我想說的話,那他就失去了學習的機會,當然我會糾正他,但也不是每次都糾正。
9、聽的人比講的人更累。講的人很清楚自己講什麼,而聽的人不僅要“聽”,同時還要“想”,在融合對方說的話、提出來的資料之外,還要注意對方的肢體語言。如果真的用心“聽”別人說話,遠比說的人累。
10、不會聆聽的另外一個原因是,容不下不同意見,對方只要跟你意見稍微不同,有點批評的意思,這個人的態度馬上就轉變為防守的立場,想要反駁,那就更失去學習的機會了。
11、人生中另一件最重要的事,是獨立思考。獨立思考能力比終身學習習慣要更加缺乏。而且,這兩個習慣都要從年輕時就開始養成。不論別人告訴你,或你從文章上看什麼,不要馬上就相信。你要想想看,他講的話,舉了什麼證?他舉的證是否有偏見?他可能舉了某幾個例子,但不舉別的。就算他舉了蠻好的例子,但那些證據是否導引到他的結論?
12、如何培養獨立思考能力?一個是態度問題,要有批判性思考的態度;第二是視野問題,獨立思考也要看你有多少數據,如果你看的東西很少,那你獨立思考的材料也很少;聽的多、看的多,獨立思考的能力就強,任何一件事你會聽到兩面、三面不同的結論,那你獨立思考的材料也多了。
13、我所謂的思考的步驟,就是觀察、閱讀、學習及思考,其中工作上的觀察約佔2/3,工作以外觀察佔1/3,而工作上的閱讀佔1/5,工作餘暇的閱讀佔4/5。學習則是觀察加上閱讀的結果,至於最重要的思考,有關工作上的思考只占我生活的一小部分,我的大部分思考都是工作以外的事情。我所說一個世界級的企業,就是一直在學習思考的企業。
0 2 領導人要知道往哪個方向走
1、科技公司的CEO必須是技術出身,並且在後續的生涯中繼續keep up,因為技術是一直在進步的。英特爾前幾任CEO都不是技術人員,所以他們的公司怎麼可能做得好?
2、一個領導人,需要做到兩點,一是要有人跟隨,二是你要知道要往哪個方向走。這不是一個好的領導人的定義,而是任何一個領導人所必備的技能。
3、威權領導與強勢的領導有本質不同。威權領導是完全依賴威權,如同一言堂,上面說什麼下面就照著做,而強勢領導的特點則是,對重大決定有強烈的主見、常常徵詢別人的意見、對方向性及策略性以外的決定可從善如流,以及不多花時間去說服每一個人。
4、一個領導人的價值觀必須要有“大我”,不然的話老實說也沒有人會跟。即使有人暫時跟他,發現他只是一個“小我”的話,他們也會走掉。
5、熱情,也是一個領導人必須有的價值觀,不太看到有一個領導人是冷漠的,沒有熱情的,假如是有這樣的領導人的話,他可領導的恐怕也是非常少。
6、包容也很重要,我無論去哪裡,都很少帶著人去,因為這些所謂的“班底”,最後會形成小圈子,我們不要把自己局限到小圈子裡面。
7、對待員工還要誠懇。誠懇跟老實不一樣,員工做好要說、做不好也要嚴厲地說出來,不滿意下屬卻不讓對方知道,這不是誠懇。誠懇會引領你到企業的另一種境界,因為誠懇,可以牽動人心,帶動員工跟隨你,這時候你才真正是一名領導者。
8、可以對同仁嚴格,但一定要公平,賞罰分明。
0 3 經營管理是門活學
1、經營管理是一門“活的學問”,不像物理或工程,你學會了這些理論就可以解決問題。經營管理沒有一套完整的東西傳授給你應用,因為模式常常在變。經營管理不是一套辦法在各種情況下都能使用,也不是在同一公司內部都可使用。
2、企業管理大師德魯克也曾經表示,以往讓大家參與決策制定的過程被認為是很好的製度,但要是一艘船快要沉了,船長還要通過開會的方式來尋求解決辦法嗎?他最好是直接下命令應變。
3、有人問我,在做決策時是以直覺思考判斷為主,還是主要靠分析相關財務資料?以我個人的經驗,一個好的經理人,大部分的決定都是來自直覺,但還要有客觀的數據來幫助他確認要做或是不做。
4、高階主管常常有burnout(精疲力盡)的狀況,就是有心理壓力,因為直覺不夠,看再多的數據也不夠,他沒有安全感才會造成burnout。但是直覺也不是天生的,直覺需要長期的觀察、閱讀、學習、思考等能力,辛辛苦苦堆起來,如果累積這些能力多了,有了直覺做決定就很少有心理壓力。
5、總經理最好不要管太多事,而將大部分時間用在思考未來上。如果事事都要報告老闆才能獲得解決,無異庸人自擾。
6、一般的企業組織不可避免地會形成金字塔式的結構,但是這種模式的缺點,在下情上達時要經過數個層級,當最高層聽到時不僅為時已晚,訊息也被“過濾”的只剩十分之一。我不贊成“金字塔”式的組織,我主張“流體形”組織。
7、流體形組織,就是同層級的人可以管別人的事。這種互相參與的管理,可以建立開放的“建設性矛盾”環境,互動機會多了,很多問題都可以在同一層級之間解決。
8、流體形組織還有一個特性,就是責任歸屬很重要。雖然在這種組織中,每個人要多管別人的事,同位置上的人也可以互相交替,但是組織倫理最重要之處就是責任歸屬。一個主管在做決策的過程中,無論是什麼階層,他可以去詢問朋友或是同事,但是事情決定之後,責任一定在這主管本人身上。
9、訓練員工的最好辦法,就是給他事情,也給他責任,理想的狀況一個主管大概管七八個員工,這個主管就好比坐著寬艇的救生員。
10、通常大家喜歡談授權,但授責應該比授權要多。被授權的人要是沒想到有授責的話,那就根本不應該被授權。授權好比是自己創造出來的地心引力,例如有人經過提拔被授權,可是他並不是馬上就擁有權力了,而是要靠下面的人尊重你,才會開始有權。
11、在權力和責任的程序中,責任比權力要來得早,年輕有為的人勇於負責,權力才會慢慢進來。那些堅持先有權再有責的人,或是希望權與責一起來的人,到最後常常是兩個都不來。
12、中國與西方都強調賞罰必須相稱,中文常說賞罰分明。不過在企業界,實際上賞多於罰的比例非常大,受到懲罰的人很少,但是受賞的人卻多如過江之鯽。
13、一個公司要改掉“不願意檢討別人”的文化,能夠檢討別人的公司才會進步。
14、在進行績效考核執行時,很少主管願意將下屬的弱點坦白告知,其實如何告訴下屬他的弱點,對於主管來說也是一種訓練,特別是被選為繼承人選的下屬,要更仔細觀察他的弱點,主管必須有誠意,並且提供給下屬的建言要有建設性。
15、考績是為了達到激勵與塑造所產生的製度,不過卻少有成功的例子,原因是常將重點放在考績上,而忽略了“塑造”。考績制度的重點在於“培育塑造”,而不是僅看過往的表現。
16、績效考核制度的副產品,在於確認表現最好與最壞的10%或5%的過程,可同時達到激勵效果與溝通效果。
17、在員工升遷的時候,不要只看他過去的工作記錄,更要看他是否認同公司的經營理念。
18、一般心理學家的研究,大致把incentive(激勵誘因)分為兩類,一類是“維持因子”,包括基本的生活費用,這個部分可以使一個人去工作,但是不能使人全副精神投入工作。維持因子還包括舒適的工作環境、公司設有餐廳、宿舍等。另一類則是“激勵因子”,包括成就感、除底薪外可供致富的金錢、團隊樂趣及Recognition(認可、褒獎)。
19、心理學家認為,培養一個人的進取心及對成就的滿足是很重要的事。如果你要找一群人跟你一起打拼,就要找有成就感潛力的人,如果找一群以賺錢為主要目的的人,我的經驗是賺錢固然是激勵因子之一,但是這種激勵沒有成就感因子強,且非長久之計,常有人賺到錢後就失去激勵因子而離開。
0 4 大策略看市場、小策略看對手
1、作為企業領導,我更關注商業模式和策略這兩方面。當中尤其以商業模式層次更高。這是台積電最重要的創新(只做代工,不與客戶永續性競爭的原則)。
2、商業模式是以“客戶是誰”為定,而不是以“產品是什麼”為定。星巴克能把4毛美金的咖啡賣到2.5美金,這主要是因為他們把其客戶定位成那些懂得享受生活的人,而不是那些喝完4毛美金咖啡就繼續趕路的人。我非常佩服星巴克。
3、企業的策略要分兩大部分:大策略和小策略。大策略是要看趨勢,到大“紅海”之外尋找大“藍海”;小策略則要看客戶和對手,要從競爭中找准客戶需求和對手軟肋對症下藥。大策略、小策略都要靠領導人的洞見,洞見則來自不斷地想未來、規劃未來。
5、台積電衡量策略的尺度是滿足客戶需求,包括:客戶需求是什麼;提供使客戶在競爭中勝出,或至少與其競爭對手有競爭力的技術;台積電應對需求能力的靈活性;低價格;週期短;質量和可靠性;設計服務;無縫溝通;交鑰匙服務;保護客戶專有信息;立即努力解決任何可能出現的問題;台積電的合作態度和行為。
6、技術領先、製造優越及客戶信任,是台積電的三大競爭優勢和看家本領,若是失去其中之一,就不是我們要的台積電。
7、(台積電)要成為一個以營銷和服務為中心的公司。每個員工都是公司的銷售人員,他當然是專業工程師、會計、主管等,但他同時也是公司的銷售人員。上層管理人員除了是優秀的銷售人員和專業人士外,還必須是優秀的商人。如果他們不是,他們應該訓練自己或被訓練成這樣。
8、所有不能夠數量化的東西,都是不能管理的。將管理的指標數量化,就是企業基本面的重要性。
9、所謂的企業文化,要當成公司行為的典範,而不是隨著公司成長自然形成;要由創辦人或執行長制定出來,當成主動出擊的準則,這也是領導者的責任。
10、一個公司的成員應該要志同道合,所謂“志”就是願景,而“道”就是企業文化,但是道不同,則不相為謀。
11、經營企業需要長期耕耘的精神,台灣有很多企業本身欠缺長期耕耘的精神,股東也欠缺這種精神。
12、一個企業要走國際化,還要有正派經營的道德觀念。
13、台積電有四大核心價值觀:誠信正直、承諾、創新、客戶信任。
14、誠信正直代表公司的品格,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理念。至於執行業務時的法則,第一就是說真話,第二不誇張、不作秀,第三不輕易承諾,一旦承諾就全力以赴,在合理範圍和同業公平競爭,尊重同業智財權,不容許貪污、搞派系,不容許公司政治,用人首要條件是品格與才能,而非關係。
15、承諾是雙向承。公司要對員工有承諾,同樣,員工對公司也要有承諾,因為沒有承諾,就沒有信仰。一個沒有信仰、沒有靈魂的人,也不會是一個快樂的人。假如自己對自己沒承諾,那就是放棄自己。
16、創新是所有世界級企業的共同點,且創新不是單指技術而是各方面的創新。在數字化經濟時代,要想建立一種成功的經營模式,組織必須持續創新。
17、客戶信任是台積電商業模式的核心。我們隨時擔心有人搶單,但也很樂意這麼說,在跟三星、英特爾的競爭上,我們會贏在客戶信任。
0 5 我不以輝煌作為人生目標
1、我不以輝煌不輝煌來做我的人生目標,我是以健康跟快樂,來做我的人生目標。
2、台灣人講“愛拼才會贏”,“拼”好像就是要超時加班,這一點我完全不認同。我非常不同意工作要“以量代質”,我不相信只有工作的人生,會是快樂的人生。
3、人生除了工作外,還有生活、家庭、配偶、小孩、朋友及興趣,如果沒有生活,人生就沒有太大樂趣。
4、工作,目的只有一個,就是有效率地做對的事情。
5、1955年,我24歲開始工作迄今55年,換算下來大概有3000個禮拜。無論是擔任基層工程師,還是總經理、董事長,我的工作時間,一個星期幾乎不超過50小時。我也這樣要求同仁,從不下班後打電話給他們。
6、在我開始注意工時的事時,我發現公司下班後還在各廠禮堂放電影給員工欣賞,我終止了這項措施,因為我認為不該讓員工混淆工作與生活。為什麼下班了還要待在公司?持續看見同樣的面孔?公司應該負責提供員工一個有樂趣的工作環境,而員工下班後的生活則該交由員工自行負責,這是我的理念。唯有把主導權交給員工自己,他們才會積極尋求工作及生活的平衡。
7、別人比你有錢、比你成功,並不表示他的能力比你高,也不表示他比你有智慧,問題在於,你未能抓緊成就自己的時間和機會這兩個重要因素。人不必要比來比去,心胸要放開闊一點。
8、從20歲,我就養成一個終生的、健康的生活習慣,來嚴格控管自己的身體,包括規律作息、不加班不應酬、清淡飲食、持續運動、閱讀學習、聽音樂等。
9、不管人生或事業,都是像跑馬拉松,成功往往是長久的努力,不是一兩年就能做到。
コメント